第三十九章 利剑、正待出鞘-《始于“足”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体育学院,个人能力突出,技术细腻,小范围配合娴熟,进攻套路多变。弱点是战术纪律性相对较差,防守有时过于依赖个人能力,情绪化。”

    “师范大学,战术执行力强,防守反击打得非常坚决,整体阵型保持得好,韧劲十足。缺点是进攻手段相对单一,创造力稍欠。”

    于俊洋的分析一针见血,让队员们对即将面对的对手有了清晰的认识。然后他接着道:

    “所以,从今天起,我们的战术训练将围绕克制这些对手展开。”

    于教练的目光扫过主力队员:

    “丛庆、李志刚,你们要重点练习应对高空球和身体对抗。付健生、陆超,你们的边路防守和助攻后的回防速度,是关键!”

    “中场,乔松、陈龙飞、邱明,你们面对工大这样的球队要敢于控球,面对体院要加强拦截和身体接触,面对师大要耐心传导,拉扯他们的防线!”

    “前锋线,芦东,你要学会利用不同的跑位方式对付不同类型的后卫。张浩,你的无球跑动和穿插要更灵活!耿斌洋,你是进攻的节拍器,阅读比赛,根据对手特点决定传球节奏和方式!不要总是相信你们之间默契是无懈可击的!!!”

    队员们听见于教练的部署都狠狠的点了点头,看着众队员于俊洋接着道:

    “点头就能赢比赛吗?现在返回球场,准备模拟对抗!!”

    “啊………”

    所有队员都垮下了脸,但也都起身三三两两地走出会议室朝训练场走去

    耿斌洋,刚走出会议室,手中的手机就震了一下,打开手机发现有一条未读短信,来自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。内容很简短:

    “耿教练,我是纪晓彤。冒昧打扰,关于夏令营的后续宣传稿,有几个细节想再跟你确认一下,不知你何时方便?盼复。”

    耿斌洋看着短信,微微蹙眉。他之前已经将能提供的素材都提供了。他本想直接忽略,但想到上官凝练之前的理解和信任,以及自己“不再隐瞒”的承诺,他觉得还是应该告知她一声。

    他想了想,没有立刻回复,而是将手机收起,决定晚上吃饭时跟上官凝练提一下这件事。这只是一个小插曲,在他心中并未掀起太多波澜,此刻他满脑子全是刚才于教练的战术分析

    接下来的分组对抗训练,于教练不断模拟着不同对手的战术风格。一会儿要求替补组模仿工大的长传冲吊,疯狂冲击主力防线;一会儿又让他们学习体院的个人突破,考验主力们的单兵防守能力;一会儿又强调师大的密集防守,要求主力队耐心寻找机会。

    训练场上充满了身体碰撞的声音、皮球撞击的声音,以及于教练永不间断的吼声。

    “丛庆!卡住位置!别让他轻易起跳!”

    “邱明!传球再果断一点!机会转瞬即逝!”

    “张浩!跑起来!别在原地等球!”

    “耿斌洋!视野!注意弱侧的空当!”

    训练的强度和对细节的要求,比DL集训时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
    那种“最后一年”的紧迫感,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,悬在每个人的头顶,逼着他们突破自己的极限。

    傍晚,训练结束的哨声吹响时,芦东直接躺倒在了草皮上,望着天空大口喘气。张浩呈“大”字形瘫着,有气无力地哀嚎:

    “我特喵的感觉我像被拆开重组了一遍……”

    耿斌洋坐在他旁边,汗水顺着发梢滴落,虽然身体疲惫,但眼神却异常明亮。

    付晨默默地收拾着守门员手套,看着眼前这群拼尽全力的兄弟,心中那份共同进退的决心更加坚定。

    于教练看着横七竖八的队员们,这次没有立刻催促他们离开,而是缓缓走到场中。他的声音依旧平静,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:

    “现在的训练,只是开始。省赛的残酷,会远超你们的想象。但我看到了一些东西,看到了你们眼里的火还没熄,这就还有希望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那些大四老队员的脸:

    “我知道你们有些人,实习的电话明天可能就会响,导师的任务可能今晚就要交。但我希望你们记住,当你们选择站在这里的时候,你们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。协调好你们的时间,管理好你们的精力。这是你们的选择,也是你们的战斗。”

    李志刚挣扎着坐起来,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和草屑,咧嘴笑了笑:

    “教练,放心吧。既然留下了,就不会掉链子。实习那边我已经跟带教的老王头……妈呀叫习惯了,王老师沟通好了,尽量错开训练和比赛时间。”

    说完李志刚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发

    回到717寝室,四人连打闹的力气都没有了,轮流冲完澡就瘫在了床上。

    “这老于是特喵的要把我们往死里练啊。”

    张浩闭着眼睛哼哼。

    “不然呢?你以为省冠军是喊着口号就能拿到的?工大、体院那帮孙子,哪个是省油的灯?”

    芦东的声音也有些沙哑,“

    耿斌洋靠在床头将笔记本电脑里小说的第39章保存,然后抬头理性的分析道:

    “针对性很强,老于把对手研究得很透。我们只要练到位,比赛时就能有的放矢。”

    付晨难得地接了一句:

    “练,总比在场上被打懵强。”

    夜深了,校园重归宁静。耿斌洋合上笔记本电脑,躺了下来。身体极度疲惫,精神却异常活跃。他回忆着白天的训练,分析着潜在的对手,规划着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得更好。

    最后一年。

    背水一战。

    这些词语不再仅仅是压力,更化作了一种沉甸甸的、推动他前行的力量。他看着窗外稀疏的星光,仿佛能透过无尽的夜空,看到那硝烟弥漫的省赛战场。

    这条路注定布满荆棘,但他们已别无选择,唯有砺刃前行,用汗水和拼搏,杀出一条通往更高舞台的血路。淬火已经开始,利剑,正待出鞘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