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四章 刺杀里的阴谋-《东京文艺时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院线制改革?”
    “对,就是这个。”
    “那这不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吗?”
    “但这个东西确实对电影有很好的……”
    “哈哈……我只是这么说,别着急,你觉得可操作性有多大。”
    “领导,其实已经有一些个发达地区的影院在自发的建立一些小的联盟,把他们看做院线也没什么问题。”
    “哦,详细说说。”
    “比如东北,还有长三角,这些先进的发达地区,有许多影院已经自发的在搞一些变化,至少,比什么都不做要来的好。”
    “嗯……这个情况很好,你的汇报很有价值,给我的感觉是,就好像当初的小岗村。”
    “那,那太好了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岩田武对自己跟韩三爷讲的东西,他是有一定信心的。
    不然,这货也不会总是喜欢当什么教师爷。
    事实上,做生意的都不是傻瓜,开电影院的老板也不会坐以待毙,大家会想许多办法来增加收入。
    就算是有一些电影,其实是属于军产等等的,那甚至都会开设游戏厅或者录像厅。
    这些事情,如果让他们上级知道,那肯定是要批评的。
    但是,真的不犯法。
    确切的说,是当下并没有相关的法律能管这些事情。
    简单而言,就是社会的发展太快了,许多相关的法律完全跟不上。
    这种情况很正常,而且,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好处。
    不是有那句话嘛。
    黑猫白猫论。
    对吧。
    另外还有一句话,摸着石头过河。
    那么,到底怎么摸这个石头,怎么过这个河呢?
    跟以前不一样,对于一些个新的事物,或者新的方法出现,并不会一棒子就给打死。
    而是先看一下这个事物的发展情况,看看这种新手段,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,是好了还是坏了。
    如果好了,那就推广。
    如果是不好,那就赶紧刹车。
    当年小岗村就是一个典型,至于后来……现在的院线制也是如此。
    岩田武记得很清楚,当下就有一些电影院在蠢蠢欲动,许多老板是真的没办法憋的不行。
    就这方面的情况,电视台都有所报道。
    央视曾经搞出来一个专题节目,就是在讲电影院的生存状况。
    说白了,其实大家都能看的出来,这个领域里实在是差国际或者干脆就是美国太多太多了。
    但,央视的那个电视节目是几年后搞的,里面着重说了《泰坦尼克号》的事情。
    嗯,这部电影为什么在当时的中国能取得那么高的票房呢?
    就是很多电影院,是私自的极大的延长了这部电影的上映时间。
    具体多少,甚至已经无法统计,但少说也是半年时间。
    其实有种说法,就是2000年了,还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。
    没办法,这部片子是真的赚钱,一张票卖到80块都有人看。
    要知道,就当下的均价而言,中国大陆的电影票大概在10块钱左右。
    设施不好的5-6块钱都可以看一场,更不好的……那就不提了。
    别觉得便宜,这个价格其实挺高,现在就说工资方面,京城一直是平均工资最高的地方,而眼下,还是3位数的月收入呢。
    所以,本身就有这么一个改革的需要,岩田武不过是推波助澜了一下而已。
    如果能够搞成功,那么,《荆轲刺秦王》这部电影的票房,就一定会有正向的影响。
    岩田武还算是实在的,他并没有对中国电影市场报太过不实际的期望。
    只不过,他的这个做法,在明菜看来嘛...
    “老公,好奇怪呀,我感觉从来没有听过有人这么搞的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